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电力作为重要的终端能源形式,其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运行至关重要。落实电力需求响应机制,保障电力安全有序供应,将成为应对能源发展挑战的重要举措之开云真人官方网站 云开真人一。
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复杂多变的能源格局,电力系统常常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用电高峰压力以及能源供应不稳定等挑战。需求响应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引导电力用户在关键时刻调整用电行为,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近期出台的一些电力改革新举措也进一步推动了需求响应机制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在5月发布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要求提高电力市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促进电力交易的公平竞争。此外,该规则还明确了电力市场成员的范围,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等开展新型业务的主体也纳入市场成员范畴。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为需求响应机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使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等。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虽然推动了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但同时也增大了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引发的供应风险。需求响应机制成为协调可再生能源波动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工具。
智能电网技术的进步为需求响应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管理、运营和用户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同时,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为需求响应机制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系统的推广为需求响应提供了更多的参与主体,增加了系统的弹性和应对能力。这为需求响应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窗口和操作空间,增强了可实施性。
做好需求响应机制,一是要提升用户认知水平。居民用户通常对电力系统的认知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通过广泛的公众教育来提高认知水平。通过社区、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参与需求响应的预期效益。为商业用户提供详细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实际数据展示潜在的经济回报,突出需求响应降低运营成本的积极作用。针对工业用户的特殊需求,推动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深入解析工业用户的复杂生产流程,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整合需求响应措施到其生产计划中。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为工业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需求响应方案。
二是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并制定有吸引力的经济激励政策。对分散的居民用户推广居民分时电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经济奖励措施,并确保奖励方案公平公正,让用户感受到实际的经济收益,引导居民主动参与需求响应,特别是对电动车、洗衣机等非刚性负荷主动调整用电时段。对商业用户制定差异化的电价政策,使商业用户在高峰期削减用电时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激励。考虑与其他能效项目结合,提高商业用户通过需求响应实现的综合效益。针对工业用户的大规模用电特征,为工业用户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努力缩短其投资回报周期。引入创新性的激励手段,如税收优惠或低息贷款,鼓励工业用户采取更智能的用电方式。
在此基础上,结合近期新一轮电力改革的举措,进一步完善经济激励措施。例如,政府可以鼓励用户常态化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包括电能量、辅助服务,甚至是容量机制,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品种和价格杠杆引导需求响应。此外,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下,可以通过跨区域电力调度和交易,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需求响应的经济效益。
三是推进智能化改造。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包括安装智能监测装置、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设备,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控制,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在电力系统中建设智能微电网,通过分布式发电、储能设备和智能配电系统等技术,实现微电网内部的自主运行和与主电网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电力安全有序供应能力。向居民用户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提供简单易用的智能家居设备,使居民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智能家居设备。鼓励商业用户投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以更精确地监测和控制能耗。建立与技术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支持商业用户实施智能用电解决方案。支持工业用户引入先进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用电的更精准控制。为工业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协助工业用户克服技术障碍。比如,对一些柔性负荷,通过精准管控实现可调节能力的提升,对一些连续运行的刚性负荷,研究采用“储能+智能化”等技术提高用电灵活性或平移时段实施错峰生产的可能性。
相关部门还可以推动建立智能电网技术的标准化体系,确保智能电网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智能电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智能化水平。同时,在政策层面加大对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项资金和技术扶持,加快智能电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